创新驱动发展,高价值发明专利已成为衡量地区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新疆全力推进质量强区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将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扶持、课题研究、服务升级等一系列举措,稳步提升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单纯追求数量到注重提升质量,新疆在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培育、转化之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提升专利“含金量”。
政策引领为专利成长铺路
“我们前不久签订了总金额超5亿元的纺织机器订单。这两年公司深耕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们长期以来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与发明专利的支撑。”卓郎新疆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行政经理何清卓说,目前该公司拥有15项专利,其中2项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
发明专利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整个产业链升级的催化剂。在新疆,不同产业领域的高价值发明专利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农业机械领域,独特的农业生产环境促使企业研发适应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设备,相关发明专利不断涌现;石油化工行业凭借技术革新,积累了众多发明专利;新能源产业中,高价值发明专利覆盖到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设备制造和智能化应用等环节,有力推动了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高价值发明专利反映创新质量,它聚焦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具备较高的专利质量和价值,是能给企业、行业乃至地区带来显著价值的专利成果。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处长郭福占介绍,2024年我区专利授权量为21642件,同比增长约16%,有效专利数累计95482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为3977件,我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53件,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我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稳步增长,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质量整体偏低、竞争力不强、转化率不高等问题。
为改变这一现状,2024年10月,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合出台《新疆高价值发明专利工作指引》,提出探索构建发明专利创造新模式、新机制,围绕新疆产业集群和兵团主导产业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度高、保护范围稳定、市场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价值发明专利,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引领和支撑。
“通过政策引导与奖励激励,激发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潜能,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更加积极地投入研发,将创新成果转化为高价值发明专利。”郭福占说。
优化高价值发明专利运营服务也是政策着力方向。我区将培育引进专业服务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专利申请、评估、交易等全方位服务,提高高价值发明专利运营的专业性和效率,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应用,让创新成果落地,为产业发展创造实际效益。
资金扶持为企业创新加油
“我们公司获得6万元知识产权风险补偿金,将全部投入到后续专利申请、维护等工作中。”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产业中心副总经理周林超说。
在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进程中,资金扶持至关重要。2024年,我区优化知识产权风险补偿金,用于高价值专利提升项目,对维持年限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予以补助。
周林超所在的公司为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提供水处理全过程一站式服务,业务内容涵盖给水、循环水、废水处理、零排放等。目前,公司已申请国家专利404项,拥有授权专利102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而高价值发明专利达20项。公司每年专利维护费用60余万元,风险补偿金不仅是对企业创新成果的认可,也缓解了资金压力,使企业能更专注于研发和创新,激发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的动力。
截至去年6月底,我区维持年限在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有1694个。其中,中小微企业专利有591个。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对符合条件的专利发放知识产权风险补偿金165.48万元,涉及农业机械、石油化工、新能源等领域,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有效维持高价值专利拥有数量,保障创新成果的延续性。
资金扶持还体现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补助上。去年,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为2021—2023年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业务且符合条件的50家企业,发放2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贴息补助。这50家企业共质押400余件专利权并完成融资,发放贴息补助后,预计可帮助企业实现增收0.78亿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高价值发明专利的研发和培育,努力实现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作为新疆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之一,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西帕依固龈液、祖卡木颗粒等多个国家医保及基本药品目录品种,建立新疆中药(民族药)制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该公司聚焦核心领域布局专利,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核心技术,实现全产业链专利覆盖。
“通过持续自主研发,公司掌握了多项高价值发明专利,维持10年以上的发明专利有11个。凭借专利技术构建一体化产业链,提升了市场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中药(民族药)走向国际市场。”该公司副总经理马璇说。
课题研究为专利质量把脉
在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中,如何突破现有困境,提升专利创造质量?我区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将软课题研究作为关键举措之一,为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注入强大智力支持。
“我们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等4个领域,分别开展软课题研究。征集课题项目时,要求课题有创新性观点,对知识产权相关问题有实证分析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对策建议,为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提供参考。”郭福占说。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软课题研究由新疆知信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承担,项目名为《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构建及实证研究》。该项目负责人张永刚介绍,截至2024年底,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262件,在课题项目研究过程中,项目组多次邀请高校、企业等参与方进行技术调研与关键研究点讨论。
“在实证研究方面,我们选取我区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企业和项目作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高价值专利培育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样本的跟踪研究,为培育体系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践指导。目前,多项重要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效。”张永刚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对提升新疆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乌鲁木齐思路联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承担《自治区海外专利布局促进高价值发明专利提升政策研究》项目。该公司总经理杨连勇介绍,该研究深入分析新疆企业在海外专利布局中的现状与挑战,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旨在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化布局,助力新疆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解释,在研究过程中,项目组针对有海外市场拓展意向的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以此为切入点,为企业制定详细的海外专利申请策略,助力企业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目前,4项高价值发明专利软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果,计划于4月向全区正式发布。研究成果将助力创新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优化研发策略,提高研发效率,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政策不断完善优化。
郭福占表示,我区还将在提升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包括优化升级“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覆盖全域和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网络;举办高价值发明专利供需对接活动,激发创新活力;依托专业机构组建团队,开展高价值发明专利专题培训等。
文章转自: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任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