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华为应对美国337调查

【案例详情】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华为发起337调查(337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有关规定,针对进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以及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开展调查,裁决是否侵权及有必要采取救济措施的一项准司法程序),主要涉及华为通信设备及相关技术专利侵权指控。这是美国利用贸易保护工具对外国企业知识产权进行审查的典型案例。

【应对策略】

1.积极抗辩:华为技术团队深入研究指控内容,提供详细的技术文档证明自己的产品是基于自主研发的技术,不存在侵权行为。例如,华为展示了自身通信技术的研发历程、专利申请时间线等证据。

2.知识产权布局展示:强调华为在全球的知识产权布局,包括在美国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表明自己是积极的知识产权创造者和保护者。

3.法律与外交途径结合:除了法律程序内的抗辩,华为还通过外交渠道和行业协会等方式,向外界传达自身合法经营、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

【典型意义】

1.国际贸易环境警示:凸显了在国际贸易摩擦中知识产权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提醒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时,要充分考虑到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可能面临的337调查等知识产权风险。

2.应对贸易调查示范: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应对美国337调查等类似贸易知识产权审查的有效范例。包括如何从技术和法律角度进行抗辩,以及如何利用外部渠道争取有利的舆论环境。